「我媽媽才65歲,身上整天一股老人味,一進門屋子也是,怪難受的,和她說了,她還覺得我們嫌棄她,真的不知道怎麼辦好!」吳倩和朋友抱怨道。
同樣是和父母同住的張祥,卻欣慰地說道:「我老爸85歲高齡了,身上沒有一點老人味兒!」
他一年365天每天起早第一件事就是自己擦澡(年齡大了避免洗澡滑倒選擇了擦澡,期間也是從頭到腳自我按摩的過程),然後把白色背心、內褲手洗乾淨!早晚堅持漱口,冬天還會泡腳。
老大爺說,經過整夜的新陳代謝後,身體會有味兒,早上一定要洗,洗完全身才乾爽!
「在他人生最後兩個月,三伏天臥床時,我們也是早、晚給他全身擦洗兩次!不讓他有不舒適的感覺,一直到最後,他也沒有老人味兒。小四輩兒每次來看太爺爺從沒有過「嫌棄」過他,像我老爸這樣愛乾淨的老人真的不多了。」
相信不少人認可「老人味」這一說法,那麼,老人味兒是怎麼產生的呢?養成好的衛生習慣就可以避免老人味兒嗎?
老人味是如何產生的?
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,往往會認為老人身上有味道肯定是因為年紀大了,腿腳不便,懶得洗澡的緣故。然而,未必如此。
早在2001年 日本皮膚科專家的一項研究發現,在人體氣味中有一種稱為 2-壬烯醛的物質會隨著人體衰老而分泌越多。為此研究人員對26~75歲之間的老年人進行了具體的分析,分析結果顯示,2-壬烯醛這種物質只會出現在40歲以上的人身上。
如果這種物質參與了細菌分解,就會發出特殊的氣味,這種氣味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「老人味」。
此外,隨著年紀的增長,老人身體各項機能逐漸減弱,身體代謝也明顯變慢,極易患病,比如前列腺增生、老年性[陰.道]炎、尿失禁等。這些疾病若是發生,身體上就會產生一股味。
而上文的張祥提到自己的父親非常愛乾淨,身上沒有出現「老人味」,則是保持了身體的乾淨整潔,不給細菌留下生存的餘地。因此,要想避免老人味的出現,需養成乾淨衛生的生活習慣。
如何有效預防老人味的出現?
第一、注意個人衛生
正常來說,如果一個人特別不注意衛生,好幾天不洗澡、不洗頭、不刷牙,身上都會散發難聞的氣味。而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,往往會因為腿腳不便而不注重個人衛生,這時候身上難免會出現一些味道。
因此,老人日常需保持好個人的衛生,做到勤洗澡、洗頭,尤其是脖子、耳後、胸口、腋下等易出汗的部位,每天都要仔細清洗。
第二、養成健康飲食的好習慣
如今,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,人們的飲食方式普遍是「無肉不歡」。但這樣的飲食方式明顯不適合老人,因為經常吃肉類容易造成三高——高血脂、高血壓、高血糖。特別是年紀大的老人,腸胃功能退化,吃太多肉類不容易消化。
因此,老人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多吃一些新鮮蔬果,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,促進腸道蠕動,減少異味。
第三、戒煙
眾所周知,煙味是很濃重的,吸煙的人在吸煙後的一段時間裡,手上的的煙味遲遲未散去,甚至連呼吸都帶有煙味。要想改善身上的老人味,最好首先將煙戒除。